本页是<南海九江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南海九江中学

阅读:164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05:10
单位介绍

南海九江中学创办于1932年。此前,九江旅省同乡陈屈伸等为了纪念朱九江先生南海九江中学大门

、适应时代环境需要,倡办九江中学。以后经九江旅省公会联合旅港侨商及乡中人士多次集议策划,征求创办人,成立校董会,推举陈屈伸为董事长,选聘黄汉为校长,积极筹备。随蒙当地县、市政府资助,拨给开办费和经常费,并获省教育厅批准立案,于1932年4月23日开办,举行开学典礼。

创办初期,仅设初中一年级男女生各一班,并附设乡师一班,附小五、六年级男生各一班,女子部附小各级

九江中学(2张)

三班,教师学生共300余人。校址选定九江奇山,由庆云下院拨地建筑校舍。1933年,董事长陈屈伸赴美筹款,各地华侨慷慨解囊,募得巨款,筹建朱九江先生纪念堂。1936年10月,九江先生纪念堂落成,省市各地来宾及当地群众参加庆典者逾万人。1937年4月,宿舍奠基,举办校五周年纪念活动。1938年10月,南侵,广州沦陷,学校奉令疏散,迁港续办。1938年至1941年香港沦陷前,港校于香港跑马地选址复课,呈请香港教育司核准注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学校被迫停办。

1949年9月九江光复后,小学教育逐步发展。至1948年,小学毕业生人数已逾百人。乡中人士咸以九江中学复校运动刻不容缓,无奈原日校董多数物故,乡中校董胡仁则联络奔走,吁请乡中、旅省以及港澳热心教育的人士大力赞助,改选校董会,聘请曾文干为校长,呈请省教育厅核准于1948年9月复课。复课之初,仅招初中一年级一班,学生三十余人。

1949年解放以后,学校续办如故。是时,学校开支不敷的经常费悉由南海县政府补助,逐渐发展为三级五班,学生人数增至250余人。1953年,由县教育局派教师五人到校任教。1954年,县任命邹文挺为副校长,原校长曾文干调佛山一中工作。从此,学校正式成为公办中学,归县教育局领导。学生除招收九江乡以外,还招收西樵、南庄、丹灶等地学生,宿生增多,陆续扩充校舍,增添设备,学校各项工作,次第开展。南海九江中学朱九江先生纪念堂

1958年,为适应该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增设高中班,新招高中一年级两班,并将九江华侨中学和沙头中学并入该校。1960年,教育事业大发展,该校高初中激增至27班,教职员工学生人数达1400多人,成为全县规模、人数多的完全中学。同年,被评为省先进学校,教师1人出席全国教育战线的群英大会。1962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学校缩小规模,充实师资,提高质量,稳步发展,1962--1964年间,初高中保持在18--20个班,学生人数一千人左右。十七年来,历届初高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均取得较好成绩,居全县中学前列。

1966--1976年,是动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九中和其他单位、学校一样,遭受极大的破坏,一度改名为“818”中学。1969年开始复课,体制下放,由公社领导,当时只有教师5人,高中三班学生共108人。此时运动迭起,劳动甚多,教师余悸末消,学生无心向学,教育质量下降,学校传统大受破坏,令人叹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78年,学校恢复由县教育局领导,改学校革命委员会领导为校长负责制,下放中小学的老教师先后调回学校,面向全县招生。此后,县和教育局对学校重视,先后拨款兴建校舍,添置设备,学校工作稳步发展。旅港乡亲对学校亦关怀备至,捐款赠物。1982年4月举行建校50周年纪念,出版专刊,历届校友踊跃回校参观指导。

1985年,根据全县高中教育发展的要求,该校初中停止招生,至1988年成为只办高中的高级中学,基本保持三个级24班。1992年4月建校60周年,1997年4月建校65周年,学校均举行隆重庆祝,出版特刊,各界来宾及历届校友回校参加达5000多人,盛况空前。

朱九江先生纪念堂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倾圮堪虞,校方向乡中人士呼吁重建,在县、镇政府领导下,由南海九江侨联会,旅美南海九江慈善公会、旅港南海九江商会、旅港南海九江同乡会、南海九江中学以及九江中学校友会推派代表组成重建委员会,主持重建事宜。1991年9月开始拆卸重建,1994年底基本竣工,耗资人民币380万元。[1-3]

理念:和谐+特色(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教与学和谐相长加教有特点、学有南海九江中学新广场

特色、有特长、有特技)

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4-5]

校园设施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49亩,有课室66个,功能场室56个,南海九江中学运动场

学生宿舍或公寓11幢。各种功能场室装备先进,信息网络系统水平。校园奇山灵秀,红棉灿烂,高堂宏伟,新楼林立,花树向荣,绿草茵茵,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教学区、运动区、生活悠闲区各有所属和谐统一。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九江中学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日新月异,学校各种教学场室、设备的建设均体现了先进性和性特征。

校园网:①主干千兆带宽,到点百兆带宽。

②600多个信息点使各个教学点实现资源共享和因特网接入。

③4台高性能Dell4600服务器和500G磁盘阵列提供Web、FTP、VOD等服务,实现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等功能。

④内含的D_linkDFL-2000硬件防火墙、Proware-date双机容错系统构成强大的网络安全系统。

技术设计标准及③—④类达全国水平。

课室电教设备和教师笔记本电脑:

①66个课室、功能室配备高性能投影机和展示台。

②电教平台、有线电视设备、广播设备组成了强大的课室电教终端。

③各个课室、功能室连接因特网、校园网网络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及网上教学。

④全校200多位老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拥有了一个功能先进的活动教学资源库。

技术设计标准及①—④类达全国水平。

理化生实验室:①采用高质进口材料、耐用性、防腐性能高。

②设计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③实验室成套设备科学,给排水到位,配电系统与实验桌一体化。

④物理实验仪器设施内置、可折装变换、光电仪器设备,可进行特殊科学实验研究。

⑤生化实验室配抽风防中毒装置,实验桌可升降、旋转,可进行特殊生化实验研究。

技术设计标准及④—⑤类可同科类实验室(设备)5至10年。

历史及地理教学室:光电一体化,图标显示自动化,电动旋转星空图及中华、世界历史长廊(佛山市南海区学校拥有)。[5-6]

师资力量

截止至2009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08人,外籍教师2人。教师中南海九江中学学生公寓

大多是教育经验丰富的骨干,还有一批富于创新的教坛新秀,师德修养好、专业素质高。其中,高级教师68人、中级教师48人;硕士毕业10人、在读硕士14人,已完成研究课程班进修的有27人次,进行研究课程班进修的有17人。学校坚持开展各种类型各类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各学科教研组有自己的教研课题,有多位老师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论著;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效显著,出版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汇报展,出版了3本学生研究性学习论文集,受到了《中国教育报》,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①学校为示范性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佛山市绿色学校、佛山市教师继续教南海九江中学教学楼

育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重点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研示范性基地、全国环境教育示范性基地。学校校风文明,社会口碑好,高考成绩连年跃升,多年来均居佛山市的前列。高考成绩,艺术特色教育成绩之显著。

②成绩背景:生源素质在全市不算很高,属中层编下生源,每年择校生、线下生占三分之一,素质参差不齐,正好为该课题提供了更为适合的研究群体,因诱思探究教学的目的是诱导全体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好的学生思得深、想得宽,使层次差的学生想得明、读得懂、学得欢。

③成绩表明:教师教学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教研考研,且教育科研有能力、有水平能使学生低进高出,南海九江中学是一个出人才(教师、学生)、出教育科研的好地方。

④九中每年高考均有部分或可讲为数不少的临界生(部分界乎于上本科线和专科线或上省专线和不上线之间,多为择校生)。

南海九江中学以培养素质高、素质全、能创新、有特长的社会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形成了全面素质教育下的个性特长培养的办学特色,素质教育结出硕果。学校风优良,学生健康成长。南海九江中学休闲区

艺术教育是南海九江中学的特色与品牌。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南海九江中学以艺术教育创新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切入口,从1994年9月起开办“普通高中艺术加强班”,这一教育特色在整个珠三角地区乃至全省同级同类学校中是一种率先的尝试和大胆的创新。2003年1月23日,学校在桂城影剧院成功地举办了“九江中学艺术特色教育成果大型汇报”展示活动,展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十年探索成果与素质教育成果。艺术类考生在高考中更是优势凸现,高考上线率达100%,考上重点本科和本科线达92%,居广东省前列。黄素琴同学获2004年声乐专业高考广东联考名,黄智慧同学获2003年舞蹈专业高考广东联考名,有十多名美术考生高考专业成绩上中国美术学院分数线。

学校重视以特色带整体,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体育教育是九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佛山享有盛誉的学校运动队在省市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赫,威风凛凛。学校第二课堂更是丰富多彩,队参加省市各级比赛屡获殊荣,学生参加广东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获一等奖。学校文艺队参加区文艺汇演多次夺冠。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学生获区级以上奖励就达506人次,其中省级以上的有162人次,以上的有139人次。在课余,美妙的歌声、悠扬的琴声、轻快的舞步声、进球的喝彩声、高吭的朗读声、热烈的研讨声,弥漫着校园,汇成了素质教育的美妙乐章。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